-
股票配资合作 金观平:持续完善大保护大协同格局
发布日期:2024-12-07 23:54 点击次数:153近日举行的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目前“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探索。2014年7月,中粮集团、国投公司开展投资公司试点工作;2016年,投资公司试点继续增点扩面,新增了神华集团、中国五矿、宝武集团等6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国务院国资委此前披露数据,截至今年6月,中央企业共管理了126只创投基金,认缴规模达到529亿元,已投资金额累计313亿元,主要集中投向了先进制造、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到黄河流域各省区考察,5年来召开3次座谈会,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基于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功能、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作出的全局性战略部署,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探寻治河之道,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没有优良的生态底色,竭泽而渔的发展只会失色;脱离高质量的发展,空谈保护只是缘木求鱼,高水平保护也缺乏长久动力。因此,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探寻治河之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放眼全流域做好顶层设计,着眼“一盘棋”布局;又立足上中下游的差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经过不懈努力,黄河干流全线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质。同时,黄河流域各地也紧密结合比较优势和发展实际,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上中下游各地在合理分工中谋求高质量发展。
探寻治河之道,必须提高协同意识。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一方面离不开自然空间上的协同,通过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发力,深入实施“三北”工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产业空间上的协同,无论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还是发展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等绿色低碳经济股票配资合作,都必须做好“人水关系”这篇大文章,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同时,还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减轻生态脆弱区承载压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